2月25日-26日,2023全球人工智能開發者先鋒大會(GAIDC)在上海臨港舉行,大會以“向光而行的AI開發者”為主題,匯聚了當前科技和產業革命中的開發者先鋒力量。百度深度參與本次大會,飛槳聯合上海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主辦“智領未來:大模型技術與應用”論壇,百度AI技術生態總經理馬艷軍在“新程序員:人工智能新十年論壇”發表主題演講,多位百度工程師在分論壇中演講,大會還設置了文心一格展區和飛槳AI Studio集市,攜手廣大開發者,共逐AI產業前沿。
大模型是近幾年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方向,具有效果好、泛化性強等特點,近期火爆的大語言模型為AI發展帶來新機遇。26日下午,“智領未來:大模型技術與應用”論壇座無虛席,開發者熱情滿滿,多位大咖分享預訓練大模型最新技術進展。
論壇主席、百度飛槳總架構師于佃海發表致辭,“AI預訓練大模型,是深度學習崛起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技術變革,極大降低了AI開發和落地的門檻。疊加情景學習、指令微調等機制,使大模型實現超出想象的能力涌現以及價值觀對齊,讓我們看到了通用人工智能實現的曙光。”他強調,大模型的技術發展要抓住其通用性的特質,價值的體現需要通過產業應用落地來實現,同時,深度學習平臺為大模型發展保駕護航,將會發揮更關鍵作用。
百度飛槳總架構師于佃海
會上,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邱錫鵬從學術角度入手,圍繞時下大火的語言大模型為與會者進行深度拆解,認為百億規模是小模型到大模型的分水嶺,為開發者帶來全新的AI開發模式,“要讓大語言模型和現實世界打通、交互,才能學到更多文本無法表達的知識。”
復旦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邱錫鵬
大模型也在朝著多模態和跨模態演進,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伍昱表示,語言、視覺模態的融合對齊,使得大模型呈現多元發展的態勢,帶來AIGC在研究和應用層面的爆發,希望通過開源共建的方式,以高質量數據推動多模態大模型發展。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伍昱
百度計算機視覺首席科學家王井東介紹了文心大模型家族中的視覺大模型。針對CV大模型,文心在表征預訓練算法、自監督算法、圖文模型引導技術等領域進行了行業探索,基于領先的視覺技術,利用海量的圖像、視頻等數據,為企業和開發者提供強大的視覺基礎模型,以及一整套視覺任務定制與應用能力,已廣泛應用于OCR、工業視覺、度目、自動駕駛數據挖掘等百度內部產品,為應用研發和體驗優化帶來深度價值。
百度計算機視覺首席科學家王井東
現場,百度深圳自然語言處理部技術總監何徑舟介紹了AIGC另一重要路徑“跨模態文圖生成”,闡述其研發背景與發展脈絡,并帶來文心大模型ERNIE-ViLG 2.0的技術解讀。該模型是全球首個知識增強的AI繪畫大模型,也是目前全球參數規模最大的AI繪畫大模型,在語義可控性、圖像清晰度、中國文化理解等方面表現突出,并打造了AI藝術與創意輔助平臺“文心一格”,是當前最先進、最受歡迎的“AI 作畫”產品之一。
百度深圳自然語言處理部技術總監何徑舟
針對大模型訓練推理面臨的計算挑戰,NVIDIA和昆侖芯則在現場分享了大模型實現軟硬協同、加速優化的經驗方法,推動構建底層硬件生態,加速大語言模型的研究和應用落地?,F場還演示了基于飛槳的大模型訓練、壓縮、推理全流程操作,飛槳分布式訓練和壓縮推理的優勢凸顯。
百度產業級知識增強文心大模型,結合技術發展趨勢與產業實踐,目前已發布36個大模型,包括NLP(自然語言處理)、CV(計算機視覺)、跨模態等基礎大模型,生物計算等領域的任務大模型,以及11個行業大模型,已在能源、金融、航天、制造等領域落地。同時打造大模型開發套件、面向大模型的AI開發平臺、大模型API和場景化產品等。近日,IDC發布《2022中國大模型發展白皮書》中,百度文心大模型在產品能力、應用能力、生態能力中全面領先。
實際上,深度學習平臺和大模型,貫通了從硬件適配、模型訓練、推理部署,到場景應用的全產業鏈,夯實產業智能化底座。
在26日上午舉行“新程序員:人工智能新十年論壇”上,馬艷軍也強調這一點,隨著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深度學習平臺與大模型結合越來越緊密,飛槳深度學習平臺從分布式訓練、大模型推理、端到端開發等維度為大模型提供支撐,大模型也牽引著深度學習平臺的發展方向,兩者結合有效降低人工智能開發與應用的門檻。馬艷軍還表示,飛槳深度學習平臺長期從教學培訓、生態培育、算力普惠等方向,攜手開發者共建開源生態,飛槳也是目前中國最活躍的開源項目。
百度AI技術生態總經理馬艷軍
在展區,文心一格、飛槳AI Studio集市吸引了眾多AI開發者駐足,體驗領先的人工智能應用與開發、學習、實訓套件。
文心一格展臺、飛槳AI Studio集市
以“飛槳+文心大模型”筑基,百度致力技術創新,打通產業化路徑,加速“數實融合”, 百度將持續基于自身優勢,建設更繁榮的AI生態,推動產業智能化升級,為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經濟社會高質量增長貢獻力量。 |